杰出校友
首页 · 校友风采 · 杰出校友 · 正文

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

作者:谭元斌 编辑:孔庆鹏 发表时间:2021-05-31

为报效祖国,她拒绝了诺贝尔奖,还隐姓埋名“抛夫弃子”30年

为报效祖国,他放弃高薪,埋头于六块瓷砖大小的实验室,“点亮”了人体肺部盲区,让肺癌这种我国癌症中的“头号杀手”能在早期被揪住

“科技是强国的利器,生逢其时,当盛其事,才能无愧于国家,无愧于时代,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。”


生命,为祖国澎湃燃烧。青春,为祖国挥洒绽放。

半个多世纪前,面对祖国的召唤,她坚定地说“我愿意!”随后为我国核事业发展隐姓埋名30年。原本的国际学术明星,从此默默无闻,尽此一生。

11年前,面对国际能源巨头的高薪挽留,他毫不动摇地回归祖国怀抱,只因“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,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”。“十年磨一剑”,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,岁岁年华在重大医疗设备攻关中磨砺灿烂。

她,是中国的“居里夫人”王承书。他,是“创新争先”的青年科学家周欣。像蜡烛,在奉献中活出自己。像水滴,在伟大事业的河流中闪耀光芒。他们,都是民族复兴的“追梦人”。

年轻正是堪任时

谁说年轻不堪大任?王承书和周欣用行动给出了答案:理想不分早与迟。

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同龄女孩多在学棋琴书画,出身于书香门第、体弱多病的王承书,却对物理学情有独钟。她的想法很不一般: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自然科学是物理学,积贫积弱的中国要想崛起,没有先进的物理学是不行的。

为中华之崛起而学物理学,1930年,18岁的王承书被保送至燕京大学物理系,在班里13名新生中,她是唯一的女生。

理想给予年轻生命不竭的动力。1941年,王承书被美国密歇根大学录取,成为著名物理学家乌伦贝克的女弟子,三年之后就拿到了博士学位。

和导师一起创建“王承书-乌伦贝克方程”,轰动国际学界时,王承书只有39岁。后来,她又证明了索南多项式,再次引起轰动。年纪轻轻,已成为世界知名物理学家。

几十年后,另一位青年与王承书怀揣着同样的理想。

“中国在重大医疗设备上要尽快强起来。”在武汉,我国最年轻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专项首席科学家周欣今年才43岁。在过去11年里,他焚膏继晷,竭尽所能,成为人们健康“守门人”。

取得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学位时,周欣年仅26岁。之后,他赴美国深造。2009年,周欣通过中国科学院国家支持计划引进回国,成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,一肩扛起超灵敏磁共振成像技术攻关的重任时,年仅32岁。

“肺癌,是我国癌症中的头号杀手,只有攻克了肺部磁共振成像技术,才能点亮肺部,解决肺部影像学难题。”周欣说。

义利冲突怎么选

年轻成名意味着财富、地位、聚光灯,对于王承书和周欣这样的“天才型”选手来说,获得这些并不难,难的是放弃。

从密歇根大学毕业后,王承书在美国拥有了体面的工作、优厚的待遇和幸福的家庭。但得知新中国成立,王承书坚决要辞职回国。

为了挽留王承书,美国政府开出丰厚的条件,她的导师说:“你若继续留在美国,日后有极大可能获得诺贝尔奖。”王承书拒绝了:“我的祖国虽然很穷,科研条件也不好,但我不能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了再回去,我一定要参加到创造条件的行列中。”

1956年,在经过了长达七年的漫长拉锯战后,王承书终于回到了祖国。回国后,王承书住在简陋的楼房里,每天上下班挤公交车,甘之如饴。短短几年,她以国家的需要为己任,为热核聚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1961年,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钱三强提出,让王承书前往我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——504厂。这意味着她要在浓缩铀这个新领域从零开始,再度拼搏。

“我要为国家做贡献,国家需要什么,我就干什么。”王承书二话不说,立刻去浓缩铀工厂报到。这一去,就是30年隐姓埋名。甚至连她深爱的丈夫,也不知她究竟去了哪里。

不同的时空,相同的选择。

义利冲突怎么选?周欣给出了这样的答案:“多少金钱都不能衡量家国情怀。”

2009年,有美国企业给周欣开出10万美元年薪外加奖金的待遇,想把他留下。而回国,年薪只有9万元人民币,差距巨大。周欣没有犹豫:“回国有归属感和自豪感,有家的感觉。”

回国后,从6块瓷砖大小的实验室起步,周欣开始设计制作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器。十年如一日,从计算机到物理化学,从生物再到医学,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世界领先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。这项技术能够“点亮”肺部的角角落落,不仅能“读懂”肺部气体与气体交换的信息,而且能“捕获”气体与血交换的信息,让肺癌这种我国癌症中的“头号杀手”能在早期就被揪住。

目前,这项技术全球只有中国、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4个国家的少数研究团队掌握,对我国开展肺部重大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,是我国超灵敏磁共振研究技术的重要里程碑。

“要在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价值,绝不能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。”周欣说,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远超过金钱能带给自己的满足。

吃苦付出为了啥

一时吃苦并不难,难的是坚持吃苦,不改其乐。

在504厂,王承书拼命工作,日复一日高强度运转让白发早早爬满她的头顶。经过3年艰辛研发,504厂的浓缩铀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——1964年10月16日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。

但王承书的使命远未结束,她继续当着无名英雄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
对于老一辈科学家们的付出和选择,周欣说:“科技是强国利器,生逢其时,当盛其事,才能无愧于国家,无愧于时代,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。”

在周欣的团队中,除了两位他曾经的老师外,其余都是年轻人,平均年龄30岁左右。“回首这十多年,当初选择回国的决定非常正确。奋斗的人生不会虚度。”

去年,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,周欣带领团队挺身向前:“我们的科研团队就在武汉,并且我们的研究方向正是肺部磁共振成像,这正是我们用医学技术回馈社会的重要时刻。”

“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,那么,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,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;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、有限的、自私的乐趣,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。”马克思曾在《青年的选择》一文中这样写道。

70多年前,方志敏烈士曾在狱中写下了他心中新中国的样子:“我们民族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”。——没人能计算出,为了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句话,多少国人付出了一辈子。以沉默,以奉献,以倔强。


(文章转自《瞭望》,网址:http://www.thecover.cn/news/7386763

Copyright © 2005-2025 版权所有:437必赢国际(BWIN)官方网站-Unique Platform 鄂ICP备05003325号-9 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
邮编:430079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286号